失眠之后该怎么做你知道吗?失眠之后该怎么做你知道吗?

千百年来

为什么要睡眠

一直困扰着我们人类

即使在科技知识发达的现在

这一问题仍旧无最终结论

失眠之后该怎么做你知道吗?

失眠之后该怎么做你知道吗?

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

副主任医师

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

邓延峰

PART

01 睡眠状况不好的状态是怎样?

通过目前的相关研究结果和观察人类的睡眠,多数观点认为:机体通过睡眠,可以促进发育,保证各器官系统正常生理功能运转。

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实验例证----全睡眠剥脱实验:就是人为地将受试者置于强制性不眠状态。数天睡眠剥脱后或出现强烈的困意、疲惫、易激怒、情绪不稳定、丧失精细工作能力,80%受试者出现错觉、幻觉,100小时以上症状加重,超过112小时可能出现偏执性妄想等。一旦睡眠,以上症状消失。

睡眠剥脱实验还证明,睡眠的丧失会出现明显的生理反应,全球睡眠障碍约为全人类的9-15%,估计我国约有3亿人罹患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。

睡眠障碍既是医学问题,也是社会问题,不但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,也引起社会效率和生产力的下降,给家庭、社会带来负面影响。

失眠之后该怎么做你知道吗?

PART

02 正常人类睡眠规律是怎样的?

1929年首次记录到了人类的脑电波,对睡眠研究开始了全新的认知。人类睡眠不是一个固定的过程,而是有节律变化和交替的。人类的睡眠其实是粗分为两个大的类型,一个是非快速眼动睡眠(NREM),一个是快速眼动睡眠(REM)。正常成人完整的睡眠是NREM及REM交替发生。睡眠一般是从NREM开始,在转入REM期,大概90分钟一个周期完成,再进入下一个NREM到REM,一个晚上完成4-6个周期。

人类不同年龄阶段睡眠需求是不同的。一般新生儿需要睡眠16到20小时;儿童需要10到12小时;青少年需要9到11小时;成人需要7-9个小时;老年人需要6-7个小时。

失眠之后该怎么做你知道吗?

PART

03 导致失眠障碍的因素有哪些?

成人遇到最多的,影响最广泛的,民众普遍关心的一类睡眠障碍----失眠障碍

失眠是指尽管有适当的睡眠机会和环境,依然出现睡眠起始或睡眠维持困难,导致个体对睡眠时间或质量的不满足,并存在日间功能受损的一种主观体验。是临床最常见的睡眠疾病。年龄越大越容易失眠,女性多于男性。

危险因素:遗传、社会心理、环境、生理、精神疾病、躯体或神经系统疾病、药物与食物、睡眠节律变化、生活行为、性格等

临床表现:睡眠相关症状:睡眠起始困难(>30分钟)、睡眠维持困难(醒后>30分钟难再入睡)、早醒(比预期时间>30分钟)。

目前认为:只有夜间失眠而无日间功能损害的情况无临床意义,不能视为病态。功能损害症状:日间疲劳,情绪低落或激惹,躯体不适,认知损害,社交或职业功能下降。

失眠之后该怎么做你知道吗?

PART

04 失眠障碍如何治疗?

(一)药物治疗

1、与患者讨论睡眠问题,了解其对睡眠的期望值,介绍治疗的短期及长期目标,介绍药物治疗的优缺点,对睡眠相关基本知识进行宣讲。

常用药物:

(1)苯二氮卓类:艾司唑仑、地西泮、劳拉西泮、阿普唑仑、氯硝西泮等。优点:改善睡眠,增加总睡眠时间。不良反应:宿醉感,头昏、肌张力降低,跌倒可能,认知判断下降等,持续使用戒断反应及反跳性失眠。肌无力,严重呼吸道症状患者因禁用。

(2)非苯二氮卓类:扎来普隆、唑吡坦、佐匹克隆、右佐匹克隆等。优点:快速有效,依赖较苯二氮卓类低,目前是一线推荐。缺点:部分仍有依赖或成瘾,口苦等。

(3)褪黑素及褪黑素受体激动剂:调节觉醒周期。阿戈美拉汀等。优点:同时抗抑郁,长期治疗无依赖或成瘾,其他不耐受可使用。缺点:调节为主,不增加睡眠总时间,价格目前略贵,有其他副作用,肝功能异常等。

(4)抗组胺受体类药物:多塞平,三环类抗抑郁药。

(5)促食欲受体激动剂:苏沃雷生,优点:治疗入睡困难和维持困难。缺点:猝倒等。

(6)其他类药物:a、抗抑郁药如米氮平、米安色林、三环类抗抑郁药,曲唑酮、氟伏沙明等b、抗精神病药物:喹硫平、奥氮平等c、麻醉类药物。

(7)中草药

药物治疗注意事项

(1)选药问题:了解患者失眠原因和形式,和患者讨论失眠药物优缺点。一般首选非苯二氮卓类药物,其次选择苯二氮卓类药物,伴焦虑抑郁建议添加抗抑郁药物曲唑酮或米氮平等。

(2)服药问题:用药更建议“间歇性按需服药治疗”:预期睡不好,睡前5-10分钟服用;上床30分钟无法入睡立即服用;夜间醒来无法再次入睡可服用等等。抗抑郁药不建议间歇性服用。

(3)换药问题:无效、副作用大、耐药

(4)疗程问题:少数可以长期使用如佐匹克隆或右佐匹克隆。一般建议不超过4周。

(5)停药问题:逐步停药,越慢越好。

(二)非药物治疗

1、心理治疗:失眠认知行为治疗(CBT-I)。由专业的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师来操作,但它的原理和操作过程对普通失眠患者也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。

失眠认知行为治疗(CBT-I):教育元素、认知元素、行为元素三方面。

(1)睡眠知识教育:告知睡眠的科学知识,建议睡眠的正确观念和期待,降低不切实际的期望。如人与人有差异,年龄有差异。

包括认知重建:改变其错误观念和信念,如“没药我就不能睡觉”、“睡不好我生活就毁了”等认知信念,这些错误观念或信念会引起对自己睡眠能力的焦虑和担忧,成为干扰睡眠的“认知唤醒”,认知唤醒加重担忧和焦虑,导致焦虑-唤醒恶性循环。

(2)睡眠卫生教育:饮食习惯,烟酒、咖啡茶等,避免打盹,规律,床上阅读、手机,环境、床的舒适度等等。

(3)刺激控制:基于条件反射原理。6条基本指令:“只有当你感到瞌睡才上床”、“除睡眠等生理性行为外,不要在床上做其他事”、“20分钟还没睡,起床去另一个房间做睡眠无关的事,再感到瞌睡再上床”、“再上床还不能睡,重复第三步,如有必要,整夜重复”、“设置闹钟,不管睡多久,定时起床”、“日间不打盹或卧床”。

(4)睡眠限制治疗:减少在床上的清醒时间,禁止日间瞌睡,恢复床与睡眠的关联度,使患者卧床时间与尽量接近入睡时间。

(5)放松疗法

(6)矛盾意念法:正常就寝时进行相反的意念控制,就是努力让自己保持清醒,避免睡着的想法,转移迫切想入睡的错误关注,降低试图入睡是引起的焦虑和担忧,减少内源性唤醒,结果会更好的入睡。

(四)中医疗法

(五)其他疗法:锻炼、太极瑜伽等。

失眠之后该怎么做你知道吗?

PART

05 与精神心理相关的

睡眠障碍有哪些?

睡眠问题与精神心理问题关系复杂,精神科有句话是“睡眠问题是精神心理问题的晴雨表”足以表明他们之间的关系。临床上许多心理及精神障碍患者往往是以睡眠障碍来主动求医的。大量研究证明,各类睡眠障碍与精神心理疾病,如焦虑症、抑郁症有很高的共病率。同时焦虑抑郁等疾病又让睡眠障碍更复杂。

1、 焦虑与睡眠障碍:失眠是焦虑障碍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,70%存在失眠问题。入睡困难、易醒、睡眠浅、造型、睡眠时间不足,睡眠效率下降等。治疗:首先核心去除病因,抗焦虑治疗。

2、 抑郁与睡眠障碍:为继发性睡眠问题,有一般睡眠的症状表现,同时早醒是特征性表现。治疗:去除病因,积极治疗抑郁,有睡眠问题的抑郁尽量选择有助睡眠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如米氮平、曲唑酮等,也可以选用一线药物配合短期镇静催眠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。

3、 应急障碍、适应障碍等等引起的睡眠。

4、重型精神障碍伴发睡眠问题:精神分裂症、双相障碍。

PART

06 还有什么其他睡眠问题?

还有其他非常多的睡眠问题,如有以下问题建议综合医院睡眠专科就诊。

(一)睡眠相关呼吸障碍。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: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,阻塞引起呼吸暂停和低通气。进而导致低氧血症、高碳酸血症、胸腔压力波动明显,睡眠结构紊乱,长期多器官受损。因素:遗传、解剖结构、肥胖、性别、年龄、体位、鼻腔阻力、烟酒、药物、其他疾病继发等等。

(二)中枢性过度睡眠:

(三)昼夜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

(四)异态睡眠

(五)睡眠相关运动障碍

失眠之后该怎么做你知道吗?

返回
顶部